今天你的leader兴致冲冲地找到你,希望你可以帮他一个小忙,他现在急着要去开会。要帮什么忙呢?你很好奇。
他对你说,当前你们项目的数据库中有一张用户信息表,里面存放了很用户的数据,现在需要完成一个选择性查询用户信息的功能。他说会传递给你一个包含许多用户名的数组,你需要根据这些用户名把他们相应的数据都给查出来。
这个功能很简单的嘛,你爽快地答应了。由于你们项目使用的是MySQL数据库,你很快地写出了如下代码:

require 'mysql' 
 
class QueryUtil 
  def find_user_info usernames 
    @db = Mysql.real_connect("localhost","root","123456","test",3306); 
    sql =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 
    usernames.each do |user| 
      sql << "username = '" 
      sql << user 
      sql << "' or " 
    end 
    puts sql 
    result = @db.query(sql); 
    result.each_hash do |row| 
      #处理从数据库读出来的数据 
    end 
    #后面应将读到的数据组装成对象返回,这里略去 
  ensure 
    @db.close 
  end 
end 

这里根据传入的用户名数组拼装了SQL语句,然后去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行。为了方面调试,你还将拼装好的SQL语句打印了出来。
然后,你写了如下代码来测试这个方法:

qUtil = QueryUtil.new 
qUtil.find_user_info ["Tom", "Jim", "Anna"] 

现在运行一下测试代码,你发现程序出错了。于是你立刻去检查了一下打印的SQL语句,果然发现了问题。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username = 'Tom' or username = 'Jim' or username = 'Anna' or  
拼装出来的SQL语句在最后多加了一个 or 关键字!因为for循环执行到最后一条数据时不应该再加上or,可是代码很笨地给最后一条数据也加了or关键字,导致SQL语句语法出错了。
这可怎么办呢?
有了!你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等SQL语句拼装完成后,截取到最后一个or之前的位置不就好了么。于是你将代码改成如下所示:

require 'mysql' 
 
class QueryUtil 
  def find_user_info usernames 
    @db = Mysql.real_connect("localhost","root","123456","test",3306); 
    sql =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 
    usernames.each do |user| 
      sql << "username = '" 
      sql << user 
      sql << "' or " 
    end 
    sql = sql[0 .. -" or ".length] 
    puts sql 
    result = @db.query(sql); 
    result.each_hash do |row| 
      #处理从数据库读出来的数据 
    end 
    #后面应将读到的数据组装成对象返回,这里略去 
  ensure 
    @db.close 
  end 
end 

使用String的截取子字符串方法,只取到最后一个or之前的部分,这样再运行测试代码,一切就正常了,打印的SQL语句如下所示: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username = 'Tom' or username = 'Jim' or username = 'Anna' 

好了,完工!你自信满满。
你的leader开完会后,过来看了下你的成果。总体来说,他还挺满意,但对于你使用的SQL语句拼装算法,他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可是又说不上哪里不好。于是他告诉了你另一种拼装SQL语句的算法,让你加入到代码中,但是之前的那种算法也不要删除,先保留着再说,然后他又很忙似的跑开了。于是,你把他刚刚教你的算法加了进去,代码如下所示:

require 'mysql' 
 
class QueryUtil 
  def find_user_info(usernames, strategy) 
    @db = Mysql.real_connect("localhost","root","123456","test",3306); 
    sql =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 
    if strategy == 1 
      usernames.each do |user| 
        sql << "username = '" 
        sql << user 
        sql << "' or " 
      end 
      sql = sql[0 .. -" or ".length] 
    elsif strategy == 2 
      need_or = false 
      usernames.each do |user| 
        sql << " or " if need_or 
        sql << "username = '" 
        sql << user 
        sql << "'" 
        need_or = true 
      end 
    end 
    puts sql 
    result = @db.query(sql); 
    result.each_hash do |row| 
      #处理从数据库读出来的数据 
    end 
    #后面应将读到的数据组装成对象返回,这里略去 
  ensure 
    @db.close 
  end 
end 

可以看到,你leader教你的拼装算法,使用了一个布尔变量来控制是否需要加个or这个关键字,第一次执行for循环的时候因为该布尔值为false,所以不会加上or,在循环的最后将布尔值赋值为true,这样以后循环每次都会在头部加上一个or关键字,由于使用了头部添加or的方法,所以不用再担心SQL语句的尾部会多出一个or来。然后你为了将两个算法都保留,在find_user_info方法上加了一个参数,strategy值为1表示使用第一种算法,strategy值为2表示使用第二种算法。
这样测试代码也需要改成如下方式:

qUtil = QueryUtil.new 
qUtil.find_user_info(["Tom", "Jim", "Anna"], 2) 

这里你通过参数指明了使用第二种算法来拼装SQL语句,打印的结果和使用第一种算法是完全相同的。
你立刻把你的leader从百忙之中拖了过来,让他检验一下你当前的成果,可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挑剔。
“你这样写的话,find_user_info这个方法的逻辑就太复杂了,非常不利于阅读,也不利于将来的扩展,如果我还有第三第四种算法想加进去,这个方法还能看吗?”  你的leader指点你,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使用策略模式来解决,策略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算法提取出来放到一个独立的对象中。
为了指点你,他不顾自己的百忙,开始教你如何使用策略模式进行优化。
首先定义一个父类,父类中包含了一个get_sql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简单的抛出了一个异常:

class Strategy 
  def get_sql usernames 
    raise "You should override this method in subclass." 
  end 
end 

然后定义两个子类都继承上述父类,并将两种拼装SQL语句的算法分别加入两个子类中:

class Strategy1 
  def get_sql usernames 
    sql =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 
    usernames.each do |user| 
      sql << "username = '" 
      sql << user 
      sql << "' or " 
    end 
    sql = sql[0 .. -" or ".length] 
  end 
end 

class Strategy2 
  def get_sql usernames 
    sql =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 
    need_or = false 
    usernames.each do |user| 
      sql << " or " if need_or 
      sql << "username = '" 
      sql << user 
      sql << "'" 
      need_or = true 
    end 
  end 
end 

然后在QueryUtil的find_user_info方法中调用Strategy的get_sql方法就可以获得拼装好的SQL语句,代码如下所示:

require 'mysql' 
 
class QueryUtil 
  def find_user_info(usernames, strategy) 
    @db = Mysql.real_connect("localhost","root","123456","test",3306); 
    sql = strategy.get_sql(usernames) 
    puts sql 
    result = @db.query(sql); 
    result.each_hash do |row| 
      #处理从数据库读出来的数据 
    end 
    #后面应将读到的数据组装成对象返回,这里略去 
  ensure 
    @db.close 
  end 
end 

最后,测试代码在调用find_user_info方法时,只需要显示地指明需要使用哪一个策略对象就可以了:

qUtil = QueryUtil.new 
qUtil.find_user_info(["Tom", "Jim", "Anna"], Strategy1.new) 
qUtil.find_user_info(["Jac", "Joe", "Rose"], Strategy2.new) 

打印出的SQL语句丝毫不出预料,如下所示: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username = 'Tom' or username = 'Jim' or username = 'Anna' 
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username = 'Jac' or username = 'Joe' or username = 'Rose' 

使用策略模式修改之后,代码的可读性和扩展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以后还需要添加新的算法,你也是手到擒来了!

策略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结合的实例

需求:

商场收银软件,根据客户购买物品的单价和数量,计算费用,会有促销活动,打八折,满三百减一百之类的。

1.使用工厂模式

# -*- encoding: utf-8 -*-

#现金收费抽象类
class CashSuper
  def accept_cash(money)
  end
end

#正常收费子类
class CashNormal < CashSuper
  def accept_cash(money)
    money
  end
end

#打折收费子类
class CashRebate < CashSuper
  attr_accessor :mony_rebate
  
  def initialize(mony_rebate)
    @mony_rebate = mony_rebate
  end

  def accept_cash(money)
    money * mony_rebate
  end
end

#返利收费子类
class CashReturn < CashSuper
  attr_accessor :mony_condition, :mony_return
  
  def initialize(mony_condition, mony_return)
    @mony_condition = mony_condition
    @mony_return = mony_return
  end

  def accept_cash(money)
    if money > mony_condition
      money - (money/mony_condition) * mony_return
    end
  end
end

#现金收费工厂类
class CashFactory
  def self.create_cash_accept(type)
    case type
    when '正常收费'
      CashNormal.new()
    when '打8折'
      CashRebate.new(0.8)
    when '满三百减100'
      CashReturn.new(300,100)
    end
  end
end

cash0 = CashFactory.create_cash_accept('正常收费')
p cash0.accept_cash(700)

cash1 = CashFactory.create_cash_accept('打8折')
p cash1.accept_cash(700)

cash2 = CashFactory.create_cash_accept('满三百减100')
p cash2.accept_cash(700)

做到了自定义折扣比例和满减的数量。

存在的问题:

增加活动的种类时,打五折,满五百减二百,需要在工厂类中添加分支结构。

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也有可能增加积分活动,满100加10积分,积分一定可以领取活动奖品,这时就要增加一个子类。

但是每次增加活动的时候,都要去修改工厂类,是很糟糕的处理方式,面对算法有改动时,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2.策略模式

CashSuper和子类都是不变的,增加以下内容:

class CashContext
  
  attr_accessor :cs
  
  def initialize(c_super)
    @cs = c_super
  end
  
  def result(money)
    cs.accept_cash(money)
  end

end

type = '打8折'
cs=case type
  when '正常收费'
    CashContext.new(CashNormal.new())
  when '打8折'
    CashContext.new(CashRebate.new(0.8))
  when '满三百减100'
    CashContext.new(CashReturn.new(300,100))
  end
p cs.result(700)

CashContext类对不同的CashSuper子类进行了封装,会返回对应的result。也就是对不同的算法进行了封装,无论算法如何变化。都可以使用result得到结果。
不过,目前有一个问题,使用者需要去做判断,来选择使用哪个算法。可以和简单工场类结合。

3.策略和简单工场结合

class CashContext
  
  attr_accessor :cs
  
  def initialize(type)
    case type
    when '正常收费'
      @cs = CashNormal.new()
    when '打8折'
      @cs = CashRebate.new(0.8)
    when '满三百减100'
      @cs = CashReturn.new(300,100)
    end
  end
  
  def result(money)
    cs.accept_cash(money)
  end

end

cs=CashContext.new('打8折')

p cs.result(700)

CashContext中实例化了不同的子类。(简单工厂)
将子类选择的过程转移到了内部,封装了算法(策略模式)。

调用者使用更简单,传入参数(活动类型,原价),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
这里使用者只需要知道一个类(CashContext)就可以了,而简单工场需要知道两个类(CashFactory的accept_cash方法和CashFactory),也就是说封装的更彻底。

广告合作:本站广告合作请联系QQ:858582 申请时备注:广告合作(否则不回)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后门、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

《魔兽世界》大逃杀!60人新游玩模式《强袭风暴》3月21日上线

暴雪近日发布了《魔兽世界》10.2.6 更新内容,新游玩模式《强袭风暴》即将于3月21 日在亚服上线,届时玩家将前往阿拉希高地展开一场 60 人大逃杀对战。

艾泽拉斯的冒险者已经征服了艾泽拉斯的大地及遥远的彼岸。他们在对抗世界上最致命的敌人时展现出过人的手腕,并且成功阻止终结宇宙等级的威胁。当他们在为即将于《魔兽世界》资料片《地心之战》中来袭的萨拉塔斯势力做战斗准备时,他们还需要在熟悉的阿拉希高地面对一个全新的敌人──那就是彼此。在《巨龙崛起》10.2.6 更新的《强袭风暴》中,玩家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海盗主题大逃杀式限时活动,其中包含极高的风险和史诗级的奖励。

《强袭风暴》不是普通的战场,作为一个独立于主游戏之外的活动,玩家可以用大逃杀的风格来体验《魔兽世界》,不分职业、不分装备(除了你在赛局中捡到的),光是技巧和战略的强弱之分就能决定出谁才是能坚持到最后的赢家。本次活动将会开放单人和双人模式,玩家在加入海盗主题的预赛大厅区域前,可以从强袭风暴角色画面新增好友。游玩游戏将可以累计名望轨迹,《巨龙崛起》和《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 经典版》的玩家都可以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