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转过一个单元测试框架系列的文章,里面介绍了 unittest、nose/nose2 与 pytest 这三个最受人欢迎的 Python 测试框架。
本文想针对测试中一种很常见的测试场景,即参数化测试,继续聊聊关于测试的话题,并尝试将这几个测试框架串联起来,做一个横向的比对,加深理解。
1、什么是参数化测试?
对于普通测试来说,一个测试方法只需要运行一遍,而参数化测试对于一个测试方法,可能需要传入一系列参数,然后进行多次测试。
比如,我们要测试某个系统的登录功能,就可能要分别传入不同的用户名与密码,进行测试:使用包含非法字符的用户名、使用未注册的用户名、使用超长的用户名、使用错误的密码、使用合理的数据等等。
参数化测试是一种“数据驱动测试”(Data-Driven Test),在同一个方法上测试不同的参数,以覆盖所有可能的预期分支的结果。它的测试数据可以与测试行为分离,被放入文件、数据库或者外部介质中,再由测试程序读取。
2、参数化测试的实现思路?
通常而言,一个测试方法就是一个最小的测试单元,其功能应该尽量地原子化和单一化。
先来看看两种实现参数化测试的思路:一种是写一个测试方法,在其内部对所有测试参数进行遍历;另一种是在测试方法之外写遍历参数的逻辑,然后依次调用该测试方法。
这两种思路都能达到测试目的,在简单业务中,没有毛病。然而,实际上它们都只有一个测试单元,在统计测试用例数情况,或者生成测试报告的时候,并不乐观。可扩展性也是个问题。
那么,现有的测试框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它们都借助了装饰器,主要的思路是:利用原测试方法(例如 test()),来生成多个新的测试方法(例如 test1()、test2()……),并将参数依次赋值给它们。
由于测试框架们通常把一个测试单元统计为一个“test”,所以这种“由一生多”的思路相比前面的两种思路,在统计测试结果时,就具有很大的优势。
3、参数化测试的使用方法?
Python 标准库中的unittest 自身不支持参数化测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专门开发了两个库:一个是ddt ,一个是parameterized 。
ddt 正好是“Data-Driven Tests”(数据驱动测试)的缩写。典型用法:
import unittest from ddt import ddt,data,unpack @ddt class MyTest(unittest.TestCase): @data((3, 1), (-1, 0), (1.2, 1.0)) @unpack def test_values(self, first, second): self.assertTrue(first > second) unittest.main(verbosity=2)
运行的结果如下:
test_values_1__3__1_ (__main__.MyTest) ... ok
test_values_2___1__0_ (__main__.MyTest) ... FAIL
test_values_3__1_2__1_0_ (__main__.MyTest) ... ok==================================================
FAIL: test_values_2___1__0_ (__main__.MyTest)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Python36\lib\site-packages\ddt.py", line 145, in wrapper
return func(self, *args, **kwargs)
File "C:/Users/pythoncat/PycharmProjects/study/testparam.py", line 9, in test_values
self.assertTrue(first > second)
AssertionError: False is not true----------------------------------------------
Ran 3 tests in 0.001sFAILED (failures=1)
结果显示有 3 个 tests,并详细展示了运行状态以及断言失败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这 3 个 test 分别有一个名字,名字中还携带了其参数的信息,而原来的 test_values 方法则不见了,已经被一拆为三。
在上述例子中,ddt 库使用了三个装饰器(@ddt、@data、@unpack),实在是很丑陋。下面看看相对更好用的 parameterized 库:
import unittest from parameterized import parameterized class MyTest(unittest.TestCase): @parameterized.expand([(3,1), (-1,0), (1.5,1.0)]) def test_values(self, first, second): self.assertTrue(first > second) unittest.main(verbosity=2)
测试结果如下:
test_values_0 (__main__.MyTest) ... ok
test_values_1 (__main__.MyTest) ... FAIL
test_values_2 (__main__.MyTest) ... ok=========================================
FAIL: test_values_1 (__main__.MyTest)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C:\Python36\lib\site-packages\parameterized\parameterized.py", line 518, in standalone_func
return func(*(a + p.args), **p.kwargs)
File "C:/Users/pythoncat/PycharmProjects/study/testparam.py", line 7, in test_values
self.assertTrue(first > second)
AssertionError: False is not true----------------------------------------
Ran 3 tests in 0.000sFAILED (failures=1)
这个库只用了一个装饰器 @parameterized.expand,写法上可就清爽多了。
同样提醒下,原来的测试方法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个新的测试方法,只是新方法的命名规则与 ddt 的例子不同罢了。
介绍完 unittest,接着看已经死翘翘了的nose 以及新生的nose2 。nose 系框架是带了插件(plugins)的 unittest,以上的用法是相通的。
另外,nose2 中还提供了自带的参数化实现:
import unittest from nose2.tools import params @params(1, 2, 3) def test_nums(num): assert num < 4 class Test(unittest.TestCase): @params((1, 2), (2, 3), (4, 5)) def test_less_than(self, a, b): assert a < b
最后,再来看下 pytest 框架,它这样实现参数化测试:
import pytest @pytest.mark.parametrize("first,second", [(3,1), (-1,0), (1.5,1.0)]) def test_values(first, second): assert(first > second)
测试结果如下:
==================== test session starts ====================
platform win32 -- Python 3.6.1, pytest-5.3.1, py-1.8.0, pluggy-0.13.1
rootdir: C:\Users\pythoncat\PycharmProjects\study collected 3 itemstestparam.py .F
testparam.py:3 (test_values[-1-0])
first = -1, second = 0@pytest.mark.parametrize("first,second", [(3,1), (-1,0), (1.5,1.0)])
def test_values(first, second):
> assert(first > second)
E assert -1 > 0testparam.py:6: AssertionError
. [100%]========================= FAILURES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st_values[-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irst = -1, second = 0
@pytest.mark.parametrize("first,second", [(3,1), (-1,0), (1.5,1.0)])
def test_values(first, second):
> assert(first > second)
E assert -1 > 0testparam.py:6: AssertionError
===================== 1 failed, 2 passed in 0.08s =====================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依然要提醒大伙注意,pytest 也做到了由一变三,然而我们却看不到有新命名的方法的信息。这是否意味着它并没有产生新的测试方法呢?或者仅仅是把新方法的信息隐藏起来了?
4、最后小结
上文中介绍了参数化测试的概念、实现思路,以及在三个主流的 Python 测试框架中的使用方法。我只用了最简单的例子,为的是快速科普(言多必失)。
但是,这个话题其实还没有结束。对于我们提到的几个能实现参数化的库,抛去写法上大同小异的区别,它们在具体代码层面上,又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具体来说,它们是如何做到把一个方法变成多个方法,并且将每个方法与相应的参数绑定起来的呢?在实现中,需要解决哪些棘手的问题?
在分析一些源码的时候,我发现这个话题还挺有意思,所以准备另外写一篇文章。那么,本文就到此为止了,谢谢阅读。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后门、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
更新日志
- 凤飞飞《我们的主题曲》飞跃制作[正版原抓WAV+CUE]
- 刘嘉亮《亮情歌2》[WAV+CUE][1G]
- 红馆40·谭咏麟《歌者恋歌浓情30年演唱会》3CD[低速原抓WAV+CUE][1.8G]
- 刘纬武《睡眠宝宝竖琴童谣 吉卜力工作室 白噪音安抚》[320K/MP3][193.25MB]
- 【轻音乐】曼托凡尼乐团《精选辑》2CD.1998[FLAC+CUE整轨]
- 邝美云《心中有爱》1989年香港DMIJP版1MTO东芝首版[WAV+CUE]
- 群星《情叹-发烧女声DSD》天籁女声发烧碟[WAV+CUE]
- 刘纬武《睡眠宝宝竖琴童谣 吉卜力工作室 白噪音安抚》[FLAC/分轨][748.03MB]
- 理想混蛋《Origin Sessions》[320K/MP3][37.47MB]
- 公馆青少年《我其实一点都不酷》[320K/MP3][78.78MB]
- 群星《情叹-发烧男声DSD》最值得珍藏的完美男声[WAV+CUE]
- 群星《国韵飘香·贵妃醉酒HQCD黑胶王》2CD[WAV]
- 卫兰《DAUGHTER》【低速原抓WAV+CUE】
- 公馆青少年《我其实一点都不酷》[FLAC/分轨][398.22MB]
- ZWEI《迟暮的花 (Explicit)》[320K/MP3][57.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