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用Vue开发单页应用,发现不管路由怎么变化,浏览器地址栏总是会有一个'#'号。

浅析vue-router实现原理及两种模式
浅析vue-router实现原理及两种模式

当时检查自己的代码,没有发现请求的地址带'#',当时也很纳闷,但是由于没有影响页面的渲染以及向后台发送请求,当时也没有在意。最近看了一下vue-router的实现原理,才逐渐揭开了这个谜题。

vue-router 的两种方式(浏览器环境下)

1. Hash (对应HashHistory)

hash(“#”)符号的本来作用是加在URL中指示网页中的位置:

http://www.example.com/index.html#print

#符号本身以及它后面的字符称之为hash(也就是我之前为什么地址栏都会有一个‘#'),可通过window.location.hash属性读取。它具有如下特点:

hash虽然出现在URL中,但不会被包括在HTTP请求中。它是用来指导浏览器动作的,对服务器端完全无用,因此,改变hash不会重新加载页面

2.可以为hash的改变添加监听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funcRef, false)

每一次改变hash(window.location.hash),都会在浏览器的访问历史中增加一个记录

利用hash的以上特点,就可以来实现前端路由“更新视图但不重新请求页面”的功能了。

2. History (对应HTML5History)

History接口 是浏览器历史记录栈提供的接口,通过back(), forward(), go()等方法,我们可以读取浏览器历史记录栈的信息,进行各种跳转操作。

从HTML5开始,History interface提供了两个新的方法:pushState(), replaceState()使得我们可以对浏览器历史记录栈进行修改:

window.history.pushState(stateObject, title, URL)
window.history.replaceState(stateObject, title, URL)

stateObject: 当浏览器跳转到新的状态时,将触发popState事件,该事件将携带这个stateObject参数的副本 title: 所添加记录的标题 URL: 所添加记录的URL

这两个方法有个共同的特点:当调用他们修改浏览器历史记录栈后,虽然当前URL改变了,但浏览器不会刷新页面,这就为单页应用前端路由“更新视图但不重新请求页面”提供了基础。 浏览器历史记录可以看作一个「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的结构,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摞盘子,用户每点开一个新网页,都会在上面加一个新盘子,叫「入栈」。用户每次点击「后退」按钮都会取走最上面的那个盘子,叫做「出栈」。而每次浏览器显示的自然是最顶端的盘子的内容。

vue-router 的作用

vue-router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URL,在不重新请求页面的情况下,更新页面视图。简单的说就是,虽然地址栏的地址改变了,但是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页面,而是之前的页面某些部分进行了修改。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 mode: 'history', //后端支持可开
 routes: constantRouterMap
})

这是Vue项目中常见的一段初始化vue-router的代码,之前没仔细研究过vue-router,不知道还有一个mode属性,后来看了相关文章后了解到,mode属性用来指定vue-router使用哪一种模式。在没有指定mode的值,则使用hash模式。

源码分析

首先看一下vue-router的构造函数

constructor (options: RouterOptions = {}) {
 this.app = null
 this.apps = []
 this.options = options
 this.beforeHooks = []
 this.resolveHooks = []
 this.afterHooks = []
 this.matcher = createMatcher(options.routes || [], this)

 let mode = options.mode || 'hash'
 this.fallback = mode === 'history' && !supportsPushState && options.fallback !== false
 if (this.fallback) {
 mode = 'hash'
 }
 if (!inBrowser) {
 mode = 'abstract'
 }
 this.mode = mode

 switch (mode) {
 case 'history':
 this.history = new HTML5History(this, options.base)
 break
 case 'hash':
 this.history = new HashHistory(this, options.base, this.fallback)
 break
 case 'abstract': //非浏览器环境下
 this.history = new AbstractHistory(this, options.base) 
 break
 default: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assert(false, `invalid mode: ${mode}`)
 }
 }
 }

主要是先获取mode的值,如果mode的值为 history 但是浏览器不支持 history 模式,那么就强制设置mode值为 hash 。如果支持则为 history 。接下来,根据mode的值,来选择vue-router使用哪种模式。

case 'history':
 this.history = new HTML5History(this, options.base)
 break
case 'hash':
 this.history = new HashHistory(this, options.base, this.fallback)
 break

这样就有了两种模式。确定好了vue-router使用哪种模式后,就到了init。 先来看看router 的 init 方法就干了哪些事情,在 src/index.js 中

init (app: any /* Vue component instance */) {
// ....
 const history = this.history

 if (history instanceof HTML5History) {
 history.transitionTo(history.getCurrentLocation())
 } else if (history instanceof HashHistory) {
 const setupHashListener = () => {
 history.setupListeners()
 }
 history.transitionTo(
 history.getCurrentLocation(),
 setupHashListener,
 setupHashListener
 )
 }

 history.listen(route => {
 this.apps.forEach((app) => {
 app._route = route
 })
 })
 }
// ....
// VueRouter类暴露的以下方法实际是调用具体history对象的方法
 push (location: RawLocation, onComplete"htmlcode">
history.transitionTo(history.getCurrentLocation())

如果是Hash模式,则执行

const setupHashListener = () => {
 history.setupListeners()
 }
 history.transitionTo(
 history.getCurrentLocation(),
 setupHashListener,
 setupHashListener
 )

可以看出,两种模式都执行了transitionTo( )函数。 接下来看一下两种模式分别是怎么执行的,首先看一下Hash模式

HashHistory.push()

我们来看HashHistory中的push()方法:

push (location: RawLocation, onComplete"htmlcode">
transitionTo (location: RawLocation, onComplete"htmlcode">
init (app: any /* Vue component instance */) {
 
 this.apps.push(app)

 history.listen(route => {
 this.apps.forEach((app) => {
 app._route = route
 })
 })
}

代码中的app指的是Vue的实例,._route本不是本身的组件中定义的内置属性,而是在Vue.use(Router)加载vue-router插件的时候,通过Vue.mixin()方法,全局注册一个混合,影响注册之后所有创建的每个 Vue 实例,该混合在beforeCreate钩子中通过Vue.util.defineReactive()定义了响应式的_route。所谓响应式属性,即当_route值改变时,会自动调用Vue实例的render()方法,更新视图。vm.render()是根据当前的 _route 的path,name等属性,来将路由对应的组件渲染到. 所以总结下来,从路由改变到视图的更新流程如下:

this.$router.push(path)
 --> 
HashHistory.push() 
--> 
History.transitionTo() 
--> 
const route = this.router.match(location, this.current)会进行地址匹配,得到一个对应当前地址的route(路由信息对象)
-->
History.updateRoute(route) 
 -->
 app._route=route (Vue实例的_route改变) 由于_route属性是采用vue的数据劫持,当_route的值改变时,会执行响应的render( )
-- >
vm.render() 具体是在<router-view></router-view> 中render
 -->
window.location.hash = route.fullpath (浏览器地址栏显示新的路由的path)

HashHistory.replace()

说完了HashHistory.push(),该说HashHistory.replace()了。

replace (location: RawLocation, onComplete"color: #ff0000">监听地址栏

可以看出来,上面的过程都是在代码内部进行路由的改变的,比如项目中常见的this.$router.push(), 等方法。然后将浏览器的地址栏置为新的hash值。那么如果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URL从而改变路由呢,例如

浅析vue-router实现原理及两种模式

我将dashboadr删除,然后置为article/hotSpot,然后回车,vue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setupListeners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 => {
 if (!ensureSlash()) {
 return
 }
 this.transitionTo(getHash(), route => {
 replaceHash(route.fullPath)
 })
 })
}

该方法设置监听了浏览器事件hashchange,调用的函数为replaceHash,即在浏览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路由相当于代码调用了replace()方法.后面的步骤自然与HashHistory.replace()相同,一样实现页面渲染。

HTML5History

HTML5History模式的vue-router 代码结构以及更新视图的逻辑与hash模式基本类似,和HashHistory的步骤基本一致,只是HashHistory的push和replace()变成了HTML5History.pushState()和HTML5History.replaceState()

在HTML5History中添加对修改浏览器地址栏URL的监听是直接在构造函数中执行的,对HTML5History的popstate 事件进行监听:

constructor (router: Router, base: "color: #ff0000">总结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vue-router实现原理及两种模式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告合作:本站广告合作请联系QQ:858582 申请时备注:广告合作(否则不回)
免责声明: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后门、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

稳了!魔兽国服回归的3条重磅消息!官宣时间再确认!

昨天有一位朋友在大神群里分享,自己亚服账号被封号之后居然弹出了国服的封号信息对话框。

这里面让他访问的是一个国服的战网网址,com.cn和后面的zh都非常明白地表明这就是国服战网。

而他在复制这个网址并且进行登录之后,确实是网易的网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停服之后国服发布的暴雪游戏产品运营到期开放退款的说明。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因为以前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突然提示跳转到国服战网的网址,是不是说明了简体中文客户端已经开始进行更新了呢?